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 > 最新动态

妇科炎症为什么首选微生态检测

时间:2023-02-24 14:08:15  来源:  作者:

     微生态检测解决了哪些问题

阴道炎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不仅影响女性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女性不孕或流产等。白带常规曾经是女性妇科炎症的唯一检测手段。传统的白带常规主要依靠显微镜盐水直接涂片法找病原体,真菌孢子和滴虫的发现率较高,球菌、细小致病杆菌、支原体等难以识别,漏检率较高。再者传统白带常规只能大致区分杆菌和杂菌,具体的菌群分布不能够得到准确判断。同样一个Ⅲ度的样本,里面的差异可能是非常大的.

一个简单的白带常规往往不能有效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很多阴道炎的发展一般首先是菌群失调,破坏正常微生态环境,然后产生各种病原体,加重菌群的失调,进一步促进病原体的产生,最终造成混合性阴道炎。在治疗有效的时候,首先杀灭病原体,然后恢复正常菌群。在上述过程,微生态检测可以有效监测整个过程,有助于在不同时期调整合适的药物。

                                             

     微生态检测现状

自2016年,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已经在各大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大家已经从十几年前零了解到了现在基层医生对阴道微生态都已有所了解。在2021年中华妇产科杂志更是发表了一系列阴道病诊治指南。专家学者也提出了治疗三部曲——杀菌、修复和恢复微生态,杀菌是杀灭致病微生物;修复是致病微生物在致病的过程中造成的下生殖道粘膜的损伤,需要利用修复的药物进行修复,如透明质酸类、凝胶类以及中药制剂;最后应用益生菌恢复微生态环境,达到系统的治疗。

                            

我院2019年开展的白带微生态检测,初期也受到了一些质疑,甚至一些医生觉得阴道炎有什么难的,大家都会治,不检查也能治好,事实上这里面还是有一些问题的。经过临床医生和检验科技师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得到了临床的认同,很多了解的患者来我院也点名要做白带微生态检查。但是面对丰富的报告内容还是有些人不知道如何看起,我们根据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结合平时一些医生和患者的疑问,再次对微生态的报告单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白带微生态报告单解读

      首先看报告单(见下图,双击放大观看效果更好):

                                            

 第一部分是反映总体菌群的分布情况:正常表现应为阴道菌群的密集度为Ⅱ~Ⅲ级、多样性为Ⅱ~Ⅲ级、 革兰阳性大杆菌比例为70~95%、当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反应指标、pH值和乳杆菌功能任何1项出现异常,即诊断为微生态失衡状态。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干预。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细菌明显减少和无优势菌时候应补充乳杆菌类制剂,促进阴道微生态平衡恢复,减少阴道反复感染。当革兰阳性大杆菌比例为100%时应考虑细胞溶解性阴道病。

 第二部分是反映清洁度和常见细胞和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清洁度I-II度为正常,白细胞数量≤10/HP(1+以下)为基本正常,>10/HP(1+及以上)为增多。病原体里面任何一项阳性均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第三部分包含Nugent 和AV两个评分,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2021)中推荐革兰染色 Nugent 评分标准作为 BV 诊断的实验室“金标准”,在需氧菌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中推荐AV评分作为诊断AV的标准[1-2]。

Nugent评分

0-3分:正常;

4-6分:中间型,尚无具体的诊断意义,但可能存在菌群失调,倾向于细菌性阴道病(BV);

≥7分:提示细菌性阴道病(BV)

AV评分

0-2分:正常

3-4分:轻度需氧菌性阴道炎(AV)

5-6分:中度需氧菌性阴道炎(AV)

≥7分:重度需氧菌性阴道炎(AV)

第四部分是干化学分析,干化学分析作为功能学检测,是对形态学分析的补充,功能学检测须联合形态学检测。当功能学与形态学结果不一致时,以形态学检测结果为准[3]。

正常阴道微环境下,PH值3.8-4.5,过氧化氢>2 μmol/L,白细胞酯酶阴性,唾液酸苷酶阴性。

     对比列表

     为便于大家直观的对比和理解,针对常见的几种阴道病区别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表格如下。

                                 

     白带微生态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院2022年一共开展了5000余例,其中完全正常的仅占20%。微生态失衡的病例中,其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比22.7%,滴虫感染1.7%,AV占比13.4%,BV占比13.6%,此外发现疑似支原体感染100余例,菌群抑制100余例,细胞溶解性阴道病多例。这些感染中有24%是混合性感染。这都给临床带来了新的诊断价值。

检验科工作人员将继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质优、高效、精准的检验报告,全力配合好临床,服务好病人。精益求精,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